<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 » 会员风采 » 正文

        宋贵夫:立足本地红色资源,传薪接脉红色基因

        时间:2022-10-08 [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马山是苏南地区的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烽火岁月,是革命先烈、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染红了这片红色土地。

          回首上世纪四十年代,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的将士们和八路军独立二团的将士们,与生于斯长于斯的英勇的马山人民,以极其顽强的革命斗志、坚定的革命信念,同仇敌忾,与残暴成性的日本强盗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做出了巨大牺牲,涌现了不可不少可歌可泣的斗争故事,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赞歌。马山这块红色土地,堪称革命志士用青春和热血染红的光荣的土地,那些为革命出生入死,为马山解放牺牲长眠于此的先烈和那些曾经与敌人英勇战斗的革命英雄和仁人志士,他们的精神将永远彪炳史册,与天地同在,与日夜同辉。

          “至今遗恨在,犹作怒涛声”。在马山古竹东南侧的塔山头,矗立着一座“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高大而雄伟的纪念碑。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马山人民为纪念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在马山的革命先烈,在地方政府支持和各方人士努力下,在塔山头建造了一座纪念碑。在纪念碑落成之际,曾经在马山战斗过的新四军太湖游击队原司令员薛永辉,新四军独立二团团长杨洪才,原中共地下党太滆地委书记陈立平和尚建在的其他老领导,以及曾坚持在马山战斗过的马山本地老同志徐曙明,殷乾生等均莅临参加落成典礼。老革命、老战士、老前辈有幸聚首,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光荣和荣耀,也让马山这块红色土地更加熠熠生辉。这些老同志对三十年前在马山的战斗历程记忆犹新,久久不能忘怀,对为革命而牺牲在马山的战友深表怀念和悲痛之情,眼里充盈着激动的泪水,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他们也对马山的一草一木饱含无限深情,并对马山的明天寄予无限希望。尔后每年清明节时,来烈士纪念碑祭扫烈士英灵的人们络绎不绝,不光是马山本地的青少年学生、党政机关干部、社会各界、社区居民、党团员,周边一些地区如雪堰桥、武进地区、宜兴地区、胡埭、周铁、无锡等学校师生也乘汽车或徒步前来扫墓,以志纪念为抗击日寇解放马山而英勇牺牲、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们。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马山人民将永远铭记这些捐躯的先烈们。

          在马山抗战史上,女地下党员方志坚值得铭记。1941年,年仅18岁的共产党员方志坚化名冷芳,受党组织派遣从上海来马山开展地下工作。她深入贫苦农家,走访串户,宣传革命道理,发动农民群众,尤其是动员青年妇女投身革命工作。仅八个月时间,冷芳便在耿湾村、雁门村发展了20多名地下党员,并在马山率先建立耿湾、雁门两个地下党支部,在马山这座孤悬太湖中的岛屿上点燃起了革命的星星之火,旋即共产党员领导的新四军太湖游击队进驻马山(彼时游击队司令为薛永辉),使抗战烈火越烧越旺。抗日武装凭借马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山高林密、群峦叠嶂,便于进退隐蔽和开展游击战和对敌斗争),成为了太湖流域和苏南地区重要的抗日根据地。

          在1942年至1943年间,中共太滆地委、宜兴县委多次派抗战干部和党员来马山培训,其中群丰柴泉村北面山脚是原祥符禅寺旧址(现灵山大佛佛像座基处)曾是培训抗战干部的重要场所。同时,太滆地委机关亦于1943年迁驻马山,新四军印刷厂,独立二团后方医院亦迁来马山,新四军伤病员转移来马山疗伤,地委、县委一些重要会议到马山召开。1943年3月,新四军独立二团电台搬迁马山牛塘村,方便团部收听抗战抗日战场新闻和与旅部联系之用。五月,“抗战报”报社迁至马山,隐蔽西村山腰神仙庵内,搜集采访尤其是苏南和浙江地区的抗战情况和新闻,一系列抗战活动扩大和增加了马山对外影响力,马山也一度被称为“东方小莫斯科”。

          1943年中秋节,新四军指战员与来犯日寇浴血奋战“大东山顶”,顽强阻击敌人的英勇壮举,堪称马山抗战史上最为壮烈的一幕。

          敌人凭借人多(2000多名日军),武器装备优良齐全(飞机、大炮、汽艇)的优势,于中秋节那天,从四面将马山团团包围,准备血洗马山,一举消灭新四军独立二团一部。在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下,部队首长决定避敌锋芒,向山林撤退。而新四军一个连在冠嶂峰南侧大东山顶与日军遭遇,战士们拼死阻击敌人,整个阻击战持续五六个小时,最后一个排战士大多壮烈战死,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大东山山顶。

          冠嶂峰默哀,太湖水呜咽,马山人民无不泪目,英勇不屈的战士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书写着抗击外来侵略者的光辉诗篇。

          上世纪八十年代,原马山中学师生怀着对烈士无比崇敬的怀念之情,自发在大东山顶建造了大东山阵亡烈士纪念碑,以志纪念在大东山阻击战中牺牲的革命先烈。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是马山革命前辈“铮铮铁骨吴仁元”在残暴的日军面前坚贞不屈,置生死于度外的有力佐证。就在1943年中秋节那天,新四军为避免和减少伤亡,一部分转移至耿湾山上,隐蔽在山腰“鹿眠潭”里。敌人用篦子式搜查新四军。为了解敌情,隐蔽在鹿眠潭的部队派警卫队吴仁元(马山嶂青村人,彼时为新四军警卫队员)下山侦察,但当吴仁元刚到山脚村口,即被日军抓住。随即日军将他吊在耿湾村口一大树上,要他带路去山上找新四军隐藏之地,但吴仁元在屡遭敌人鞭打,用刺刀戳他等折磨时,坚持一口咬定自己是村民,根本不知什么新四军隐蔽在哪里,敌人还用辣椒水灌他鼻孔、嘴里、身上被打得伤痕累累,腿上被刺刀戳的鲜血流淌,他始终未说出新四军藏匿之地,后敌人要他带路到嶂青去,他在半路趁机逃跑,脚上又被打了两枪,奄奄一息之际被敌人扔在嶂青一农家桑园里,后经郎中疗伤,从鬼门关上活了回来,但已造成终生残疾。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马山为革命而献出自己青春和生命的英烈有60余人,其中有名有姓者有24人(包括马山本地人士和福建、浙江、上海、武进、宜兴等外籍战士),另外30余人姓名不详,堪为“无名英雄”。

          马山光荣的革命斗争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全国人民英勇抵抗外来侵略和国内反动势力斗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苏南地区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正如反映马山抗日军民战斗生涯的歌谣中所说:“千重山、万重山,家乡就在这山中间。东村老乡去砍柴,西村老乡去烧炭。南山有虎大家赶,北山有狼大家赶。要是敌人来扫荡,四面八方开展游击战,把敌人消灭在山乡间。”

          赓续红色血脉就要铭记过去。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滨湖区教育局在七月份举行“颂建党百年,做时代新人”老少同台展演,梅梁中学师生利用此契机立足本地红色资源,进行传承红色基因教育,以“一枚不平凡的勋章”为题,展示革命老战士光荣的革命战斗生涯。勋章的主人,革命前辈冯天荣(马山桃坞村人)于1943年15岁时便参加新四军,后跟随部队南征北战。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初又旋即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并投身参加“上甘岭战役”,为人民的解放事业与敌人浴血奋战十年之久,而先后荣获的三枚功勋章,更是冯天荣老前辈光荣革命生涯的历史见证和党、政府给予他的褒奖。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是全国九千多万共产党员的最强音。“赓续红色血脉,让红色基因传薪接脉”是十四亿中国人民紧跟习总书记为实现第二个一百年而奋斗的共同心声。习总书记说:“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于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江山代有才人出。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全党的核心、党中央的核心,这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当代青少年更不能忘记习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中,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始终有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怀,始终有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信念,始终有着“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期待。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青少年一代肩负的重任,也是青少年的初心所在。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胸怀“国之大者”,担当使命任务。在马山这块充满神奇又浸染烈士鲜血的红色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的马山人继承着革命志士的遗志,正以“快马加鞭未下鞍”的雄姿,书写着一页又一页最美的文字,描绘着一张又一张最美的画图。我们将继续立足本地红色资源,发扬革命老区的光荣革命传统,传薪接脉红色基因,让美丽马山焕发更加迷人的风采,以更辉煌的业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责编:民进365BET_bt365备用网址_365bet哪个国家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