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网站支持IPv6欢迎各界友人光临中国农工民主党365BET_bt365备用网址_365bet哪个国家的委员会官方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精彩专题
         
        精彩专题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间,中国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每个人都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也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支持者。为隆重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面回顾改革开放经历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农工党市委积极组织开展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活动得到了广大党员的积极响应和踊跃参与,共收到各类主题征文稿件27篇,我们特设立此项网站专题,分享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精彩故事。

         

         

         

         

        一个村庄的变迁——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万颖岚

         

        “咚~~~咚~~~”2018年5月30日上午9时许,随着机器打桩的声音响彻一个小村的上空,在村民们充满期待的眼神里,365BET_bt365备用网址_365bet哪个国家的首个整村住房翻建试点村,样板房建设工程正式启动,预计3个月后就将完成基建,古老的村庄又将迎来一次宏大的变化。

         

        这个村庄,正是我的家乡——365BET_bt365备用网址_365bet哪个国家的锡山区安镇街道谈村。

         

        从宋代名将李刚落户谈村起,家乡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作为家乡的70年代生人,这一方水土孕育、滋养了我全部的童年,但我对她百年以前的了解几乎空白,从长辈们、乡亲们那里听得最早的事件便是解放前的一次浩劫,当时因村庄紧邻锡沪路,日本人经过时将全村洗劫一空,临走一把火烧得片甲不留,幸亏村民提前转移,留得性命。日本人走后,乡亲们重返故土,重建家园。那时的谈村,除了乡亲们对故土的眷恋,一无所有。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整个村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原本散在零星、参差不齐的自然村落,经过全村人3到5年的齐心努力,变成了整齐划一的新农村,不到1平方公里的小村成为当时无锡新农村的样板。全村240多户农家,每排6-7户,沿谈村河(九里河分支)临河辅排,对称坐落,气象焕然。以村舍为核心,外围是菜田和农田,让所有村民都能就近劳作。整个村庄从此成为聚族而居的典型的江南村庄,村前是锡沪路,村里有渡船口,坐船可由九里河直达四乡八镇、市区、太湖。村中心的三角桥,将双拱桥结合河道走向,创新结构,从三个方向连接全村四个村民小组,形态优雅,实用性强,成为谈村的标志性建筑,目前已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建筑。

         

        据说古人选择安居之地首先考虑风水,谈村面街临水、家家枕河,东北侧有吼山,西南侧的申塘作为2000多年前春申君所修疏浚九里河之水利要匙,符合风水中的顺局宽旷,有静注之德。也许正是先祖的智慧加被,小村以其便利的水陆交通、勤劳温良的民情民风,不久便成为公社小有名气的富裕村。每年年终生产队分红后,村委橱窗总会贴出一张大红喜报,公布勤劳光荣的千元户。村民们这样回忆当年邻里和睦、日子越过越好的生活:“那时候啊,别说人,每家的鸡都全部认得”。

         

        80年代初,365BET_bt365备用网址_365bet哪个国家的第一座村级影剧院、也是全公社唯一的影剧院落成谈村,从此家乡告别了露天电影,也真正成为远近闻名的人气聚集地,外村甚至外乡的人都把去谈村看电影当作激动人心的大事。这一幕常常浮现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电影散场时,人们走出影院,或月明星稀、或满天星斗,有的打着手电筒、有的拎着美孚灯,心满意足地各自回家。

         

        80年代中期,全村人又基本步调一致地从平房翻建为二层楼房,村民们又过上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幸福生活。

         

        时光荏苒,40年光阴弹指之间,随着家乡所在的镇并入安镇街道、划归高铁商务区,这里成了锡东新城的商圈核心地带,周边的村落几乎已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和洋房,随着麦德龙、百安居、宜家荟聚等跨国公司相继莅临,加上地铁2号线越过村前、九里河湿地公园的优美呈现,现代城市气象正悄然形成。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乡竟能以老旧之躯偏安一隅,实属幸运。也许是老旧中蕴含的特质与魅力,和家乡的与时俱进,为她赢得了新生的机遇。

         

        2006年谈村被列入365BET_bt365备用网址_365bet哪个国家的新农村建设的15个示范村之一,从此,家乡正式踏上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征程。新的时代新的风貌。近年来,谈村先后获得“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365BET_bt365备用网址_365bet哪个国家的综治工作先进村”、“365BET_bt365备用网址_365bet哪个国家的和谐示范社区”、“365BET_bt365备用网址_365bet哪个国家的健康社区”、“锡山区先进党组织”、“锡山区和谐社区”等20多项省市区级荣誉称号。作为较早得益于改革开放成果的村社区,村民们多年来过着富足有余的生活,近年来村民的各项福利也不断增加,如退休补贴、液化气、热水补贴、助学金、奖学金、年终福利等等,村民实实在在感受着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

         

         “仓廪实而知礼节”,家乡的特质不仅是她整洁的村容村貌、和谐的人居环境,更是任外面风云变幻,依然民风淳朴、温和知足。时代的变化让家乡更显示出她无边的包容和接纳,承受一切、慈悲一切。家乡户籍人口800多人,常住人口却有2800多人,村民们与外来人口和谐相处,共享一方水土。如今村里嬉戏追逐的孩子们,绝大多数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而他们也许就出生在这里,看着他们脸上灿烂无比的笑容,我欣然明白,我的故乡,已然也是他们的故乡了。

        然而70年代建的房屋确实老了,墙体移动、屋顶渗漏,不少已是危房,村民们翻建意愿强烈,但因连排建筑无法单体翻建。去年5月,无锡农村住房改建“解冻”政策出台后,全村住房整体翻建工作随即起动。经过全村党员大会和民意问卷调查,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和建议后,在基本保留原有村落布局的前提下,将连排二层楼翻建成两栋一体的小别墅,打造“花园式村庄”。5月11日,365BET_bt365备用网址_365bet哪个国家的规划局举行规划方案认证会,谈村成为我市首个获批的整村住房翻建试点村。

         

        40年,在家乡的历史长河只是短短的一瞬;一个乡村,放之960万平方公里更是微不足道。然而再细小的个体也与整体相连,再微弱的时空也吐纳万象,家乡的变迁映衬着时代的变迁。

         

        初夏的黄昏,站在影院外的台阶上,感受家乡变与不变的永恒旋律。影院外的场地如今已成了村里的小型农贸市场,有的村民也将自家种的蔬菜拿来卖,价格都非常低。小市场品种齐全、热闹异常……唯斑驳的台阶、老式的院墙,默默地注视着、承载着全新的每一天。

         

        (作者:万颖岚,锡山开发区经发局副局长、锡山农工副主委、区政协委员)  

         

         

         

         

        一辆老车的回忆——改革开放40年有感

         

        鲍锡金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在彰显国家实力的高科技方面,还是民生领域的国民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等所取得的发展令所有国人振奋、世界瞩目:中国高铁、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等许许多多反映国家科技实力的领域,我国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同时,经济、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综合国力显着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作为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国家,短短数十年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无疑应该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归功于40年前的改革开放。

         

        作为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成就表现在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进步和变化,相信每一个经历过来的人都有目共睹,都会有各自深刻而不同的体会,我今天就说一下有关“行”的感受。现在我市的公路四通八达,不说市镇,每个乡村都村村通上了宽敞的公路,就是村里的小道也都是整洁的水泥路,而且几乎家家户户门口都有汽车,看到这些禁不住让我感慨万千,想起几十年前我家第一辆自行车和小时候农村生活的记忆。

         

        我出生于70年,在我已经懂事的70年代中后期,农村生活仍然非常落后和闭塞,村里只有一个小商店,店里的商品也很少,稍微大一些的商品都要到镇上去购买,我们去镇上有两条路,一条是走村西面的田埂小路,途中有一个叫莲花荡的河荡,没有桥只能通过一条小木船摆渡,这条路近许多,大概到街镇6、7里路,另一条是村东面的马路,绕远离镇大概有10几里。记得小时候村民种的菜挑到镇上去卖,一般凌晨3点左右就起来出发了,路上要走两个来小时,到街上正好天刚蒙蒙亮,而卖完菜回家一般多近中午了,由此可见父母和更早的那一辈农村人生活是多么辛苦。摆渡去镇上我也经历过但是印象已经不深了,因为年龄还小,现在想想坐在那悠悠荡荡的小船里,伴着叽叽嗄嗄的樯橹声,水波微荡,清澈的水面触手可及,应该是多么悠闲浪漫的乐趣,不过那时的人们大多终日为生活奔波忙碌,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哪里来那种闲情逸致。后来据说因为摆渡的老夫妻年龄大了,已经摇不动船了,渡口就停了,我只是听母亲说,那摆渡的老婆婆经常和她说我哥哥脾气急躁得很,每次过河时都火烧火燎催个不停,呵呵,大我几岁的哥哥当时在镇上读高中,上学赶路急匆匆的心情相信每一个经历学生年代的人都会感同身受。我不知道哥哥从家到学校要多少时间,但是有几次我记得很清楚,他每次离家时外面的天还是黑黑一片,而到家时也多是黄昏吃晚饭的时间了,按说那时的学习不至于那么紧张,由此想来,他每天在上学的路上花费的时间肯定不少。

         

        而后哥哥高中毕业,高考落榜,相差几分,心有不甘,想补习一年,但是家庭条件困难,父亲不同意,只得怏怏回家务农。过了一、两年,大概是80年光景,哥哥被照顾进了一个乡办厂工作,因为家离厂有10几里路,每天步行上下班实在吃不消,故家里虽经济十分拮据,但还是倾家所有东拼西凑了100多元钱为哥哥买了一辆自行车,是从一个镇上居民手上转卖来的二手车,约有七、八成新的一辆永久牌的中型自行车,虽然不是全新的,但是丝毫不影响全家的激动和喜悦,看的得看,摸的摸,好似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这辆车好长时间内一直是全家甚至也是周围邻居们关注的热点,哥哥更是视如珍宝,每天都把它擦得干净锃亮,非常珍惜。因为那时的马路多是泥土路,路面不平坦,特别是到了下雨天,到处有坑坑洼洼,哥哥骑车总是十分小心,有时候遇到特别泥泞的路段,他是下来扛着车走,宁可鞋脏也不愿车脏,可能他清楚这辆车是全家多年的积蓄好不容易才买来的,所以特别珍贵。

         

        有了这辆自行车,去镇上就便捷多了,以前步行要近2小时,而骑车一般半小时左右就够了,自行车带给当时的人们的便利不是一点点,父亲两个姐姐和我也都对它热情高涨,先后用它学会了骑车。80年代初,虽然改革开放已经过去了2年多,但是在我记忆里,除了吃穿条件好了些,其它方面农村的条件改观不大,特别是在交通方面,人们的出行基本上仍然以步行为主,我放学后常常去村路口玩,路上不要说汽车摩托车,就是自行车也不多见。不过没过几年,就有了很大变化,大约83、4年,自行车基本上就家家普及了,正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车万车进百家,条件好些的已经开始有了摩托车,并且如电风扇、录音机之类的小家电也慢慢走进普通家庭,我想这主要还是由于80年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起来,生产力提高很快,所以短短几年,发展迅猛。

         

        哥哥在厂里工作了3年,由于表现较好被推荐参加专门为地方乡镇企业培养人才的成人高考并有幸被录取,去无锡读书了,而大姐正好也进另外一个乡办企业工作,于是这辆车就归了她。没过两年家里为大姐买了一两新车,这辆老车给了二姐,二姐用了两三年,我上高中,她又买了一辆新车,而把老车给了我,我接手这辆老车时是在87年,那时候的生活条件明显有了提高,自行车已经是最寻常不过的代步工具了,而且它已经锈迹斑斑,有点老态龙钟,故在我心里已经丝毫不珍惜和重视,不过骑起来还是非常好使,它陪我3年高中,这3年可能是它最辛苦最受伤的3年,因为我用车不那么把细,又常常四处奔窜,所以没用2年车况就急剧而下,经常出现故障,勉强坚持到高中读完,老车经历了我们兄妹四个的使用长达10来年,出色完成了它的使命,这辆老车是我家从困厄一步步走向富裕的最好的见证者,也是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从贫困落后一步步走向富裕的见证者。老车被搁家中好几年,后来被父亲卖给了收废品的,当时我在外面读书,回来知道后,好久闷闷不乐,似乎失去了一个亲密的故友。

         

        时光如流水飞逝而过,时代的车轮不断飞驰向前,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大,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快速提高,吃穿住行各个方面都在不断提高和变化着:就拿我本人来说,工作以后没几年, 98年买了一辆摩托车,又快又方便,当时飞驰在路上可威风了,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过了10来年在10年初实现了汽车梦,要知道就在几年前汽车在我的眼里还一直是遥不可及的梦,然而说有就有了,有时候想想真是恍如梦镜,令人感慨万千。再说说我市的变化,城市的交通发达完善就无需多言了,不仅公交四通八达,还有免费的公交自行车遍及大街小巷,大大方便了居民的出行;就连一直相对落后的农村也村村通上宽敞整洁的公路且通上了公交,并且私家车也基本普及寻常百姓家包括农村居民,现在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的作用已经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现在更多的是用来休闲锻炼。更让人惊叹的是现在的交通网络日益发达,我们家乡这样的县级市也通上了高铁,去年送女儿北京上学,坐在平稳平静的高铁列车上,并不感觉到什么风驰电掣,然而5个小时不到,列车已经停在了北京站,恍如梦幻,简直不敢相信,1000多公里印象里那么遥远的北京竟然在不知不觉中这么快就到达了,真正是朝发夕至,千里一日还,如今科技的进步真不是一点点。

         

        当然交通的改善只是发展的一个缩影,30多年来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我国进入了全面发展的快车道:中国创造、中国速度、中国奇迹·····一大批中国特色和中国创造的科学技术不断影响和改变着世界,国际地位和综合实力和影响力日益提高,今天的中国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青睐和赞叹,航空航天、共享单车、无人驾驶、微信支付宝等等许许多多无论是国防军事还是民生领域我国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顺应时代发展,高瞻远瞩,提出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为我们描绘了新的发展蓝图,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13亿国人将会谱写一个又一个新的篇章,走进一个又一个新时代,迎来一个又一个新辉煌。

         

        (作者:鲍锡金,宜兴市二院传染科负责人)

         

         

         

         

        康庄大道中国行

         

        付雅茹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璧,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每每诵读毛泽东主席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时,一幅“千里江陵一日还”的交通快捷图便呈现眼前。

         

        回想70年代初期——

         

        支援大三线建设的父母探亲时的辛苦奔波:绿皮火车,寒冷或闷热难熬,浊气和烟熏难耐,腰酸背痛也只好窝在一席硬座上,怀抱着年幼的孩子相互依偎……然而坐火车的辛苦,怎么也赶不上怀抱孩子、肩背手拎的辗转倒车,以及坐上军用卡车在盘山公路上的颠簸呕吐,来得更为艰辛痛苦。从哈尔滨到贵州,要在沈阳、北京、郑州、上海多个车站倒车,三天三夜的火车加上三天两夜的卡车,哐当哐当哐当……“呜!怎么还不到啊?”“还要坐多久啊?” 躲在妈妈怀里,嗅着妈妈身上肥皂的清香变成汗臭,变成说不清楚的难闻的味道;吃着姥姥烙的馅饼由软变硬,直至咬不动;悄声而又懂事地把军用水壶里的糖水,塞到焦躁不安的妈妈嘴边,看着她浅浅抿一口后的浅笑,日夜颠簸、辗转难眠、道路崎岖、跋山涉水、险象环生……这就是我儿时对乘坐火车和探望父亲的旅途记忆。

         

        时间进入70年代末——

         

        父母终于离开大山,带着我们来到华北大平原。当时的喜悦不亚于过年,全家人已忘记绿皮火车辗转的辛苦。当站名报出目的地时,难以抑制的喜悦,已让全家人全然不顾此地是一处从未涉足的陌生之地。然而,接踵而来的四面透风的吉普车和驴车交替的行程,又一扫父母脸上的笑容。延绵千里,太行山脉围拢的大平原,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路。只记得,坑坑洼洼、黄土飞扬,让人心悬在嗓子眼里,崎岖颠簸、尘土弥漫,生怕一个大坑就把人颠出车外……部队暂时没有空房,我们需要住进驻军旁的老乡家里,但汽车是无法进村的,我们只能换上驴车。老乡的热情和我们孩子新奇的欢笑声,暂时缓解了爸爸妈妈脸上的愁容。然而,来自大城市哈尔滨的父母,怎么都想不通这个北方城市,竟然落后至此,从火车站出发的40公里的路途,全是坑洼难行、黄土扑面的沙土路。而这,就是我童年时记忆最深的河北省会城市的路况。

         

        改革开放初期——

         

        我从孩提跨入少年。随着外公外婆的先后离世,爸爸妈妈整整10年没有回过家乡哈尔滨,除了老人离世、孩子们上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交通依然不便。那十年,和家乡亲人最多的联系就是书信、电报、电汇和长途电话。不知多少次,偷偷地听到妈妈饮泣,向爸爸诉说思乡之苦、思乡之切。也总是听到爸爸温和的劝说:等等,等孩子们再大些,能经得起旅途颠簸和折腾,咱们一定多回去看看!这就是我每每回忆起少年时期父母最大的苦闷情景之一,来回一趟真的不易,亦无须赘述。是啊!经过十年浩劫、一穷二白的中国,铁路网里程仅有5.17万公里,还没有高速公路。长途汽车的数量也是相形见绌,那时,能坐在爸爸28大杠的自行车后座上,已经开心得“我心飞扬”啦!

         

        九十年代初——

         

        已为人妻的我,再次感受到陪同爱人回乡探亲的奔波和无奈。费劲儿买来的卧铺,难抑穿梭黄河长江长途舟车劳顿之疲惫,南京中央车站的壮观和玄武湖的秀丽,难掩一天一夜体乏呕吐的倦容。接下来的8个小时的长途汽车,更是让人在各种气味和四面寒风中,无从安置乡间小路上颠簸预出的心脏……怀中未满周岁的女儿,被尿布湿透的不适而引发的哭声,忙不迭地换尿布和哄骗的窘迫,打扰了同车旅客的尴尬和无奈,即便是在女儿成年的今天,也会时时地拿出来讲个半天……94年,无锡硕放军用机场开通民用航班,我和女儿即成为首航旅客之一,虽然伊尔飞机的颠簸,让我连续呕吐无法回答随机记者采访,很是遗憾,但两个半小时的飞行,让熟睡中的女儿惬意地回到无锡家中。当时的喜悦无以言表,因为这不仅是一个航线和航班的开通,对于我和我的父母兄弟来说,是我这个远嫁他乡的女儿和父母快捷团聚的亲情通道,是我快速探望父母的最佳选择!虽说机票不好买,虽说晕机像丢了半条命,但相比之前,时间拉近了距离,这就是二十世纪末,远嫁他乡的我无尽的感慨和感动。

         

        21世纪——

         

        迎来了全国交通立体式飞速发展。仅看铁路,2006年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建成,2008年国内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拉开了我国高铁时代的序幕。京沪高速铁路、复兴号……“四纵四横”骨干网基本形成,跨越塞北风区,蜿蜒南国山川,驰骋东北雪原,穿梭江南水乡,高铁覆盖65%以上的百万人口城市,中国高铁不仅成为百姓出行首选,更是走向世界成为新时代的中国地标。常常牌友还未尽兴,补觉的才刚刚入梦,带着零食担心路上饿的朋友还没等到分发,目的地到了!这在十年前真是无法想象,今年还巧遇北京南至上海虹桥的G1次“复兴号”列车运营一周年活动,其舒适的乘坐体验,获得了在座旅客的交口称赞。这是中国铁路总公司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我想,高铁技术起源于日欧,如今中国却领跑世界,从追赶到引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高铁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作为中国人,真心自豪和骄傲。

         

        改革开放40年,从“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到出门易,爱出门;从自行车大国到共享单车遍地开花,从绿皮火车哐当哐当到中国高铁领先世界速度,从私家车的兴起到民航业的腾飞,今非昔比、翻天覆地的交通变化,怎不令人由衷感慨!“最长、最高、最大”的纪录不断被写进世界桥梁和隧道建设史,“中国桥梁、中国隧道”成为展示中国形象的新品牌,创造了世界交通史上的奇迹。世界上最长的港珠澳跨海大桥,世界上最高的北盘江大桥,世界悬索桥中位列第一的五峰山长江公铁大桥,世界最长的双洞秦岭终南山高速公路隧道,世界最大直径盾构的上海长江隧道,世界海拔最高公路特长的川藏线雀儿山隧道,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的青藏铁路新关角隧道,世界海拔最高的祁连山高铁隧道……40年交通方式的变迁,见证了中国发展,彰显了中国速度。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康庄大道中国行!四十年交通方式的变迁和发展,背后蕴藏的是科技创新的力量,是发展理念的转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彰显了中国智慧,中国气派,印证了中国正昂首迈入一个新的时代。

         

        (作者:付雅茹梁,溪区图书馆办公室、借阅部主任,梁溪农工支部委员)

         

         

         

         

        学英语  教汉语——我的1978到2018

         

        冯凌

         

        1978年夏天,记得期末考试已经结束,小学三年级的我又被老师拎到了办公室,当场做了两张语文、数学卷。记得老师很快找了家长,说是如果暑假里能找人帮着补习四年级的英语,开学时我就能直接读五年级。

         

        那是一个全国人民都无比敬仰陈景润和他的哥德巴赫猜想的时代,少年大学生宁铂也已取代刘文学成为新时代的少年偶像。小小的我无端激动起来,憧憬着过一把跳级神童的瘾。可是,怎样才能补上四年级才开设的英语课呢?

         

        课本倒是能借到,可比我高一年级的邻居小姐姐读得磕磕巴巴,怎么也不肯教我。大杂院里的小叔叔大哥哥们先是一个个来得起劲,指着字母表里的几个大叫“茄梗、皮蛋、老开”,然后搔着头皮瞪着眼睛做各种怪腔,又接一阵哄堂大笑——哼,逗我呢!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读高中的邻居大姐姐,可她要忙着自己复习功课准备考大学,没时间教我这个小不点。又说她的英语书和我的不一样,她也教不了。是啊,我的书上是教室、黑板、课桌、操场,她的书上还是红军、白匪。

         

        于是暑假过后,我依然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坐在了四年级的教室里,从26个字母开始,从“台斯克(desk)”、“古德毛宁(good morning)”用汉字给单词注音开始,一步步学起了英语。

         

        那一年的秋冬,有线广播里似乎又常常出现了许多新名词,而人们的生活也在悄悄发生着很多变化。大杂院里,有人在自己绷沙发、组装自行车甚至电视机。曾经上山下乡的知青都回城了,每个居委都办起了“三代店”,有卖馄饨面条大饼的,长庆路居委的酒酿甜香醉人闻名全城。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有教英语的节目了,邻居中似乎有人在每天跟着学。

         

        小升初考上了离家不远的市二中,初一的英语老师是满头白发却身手矫健的吴小天老师。他教我们音标,教我们每天轮流做英语值日生,教我们斜体字、圆体字的英文书法,教我们唱英文歌,还办了课外兴趣班教我们学《新概念英语》。美式发音一开始把我们逗得前仰后合,更好玩的是那些当时读来觉得奇奇怪怪的人和事。虽然英语课堂上还是很少用到录音机,但大量读说写的训练与课外拓展,为我们打下实实在在的基础。记得初中毕业时英语老师说,“你们现在的语法就差一个虚拟语气没学到了。”

         

        初中毕业读了三年师范,也无奈扔了3年英语——那个年代的中等师范不开英语课,也不允许学生自学,学英语就是“专业思想不巩固”,要挨批评。只是寒暑假在家,偶尔还是会翻一翻那本《新概念英语》第一册,按着记忆中录音机里的调子大声地念上几课,不由就笑了,满满的是那些温暖的回忆。

         

        1986年暑假师范毕业,有幸获得了保送大学的资格。临行前去看望吴老师,他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一段长长的英文。看着呆楞楞的我,吴老师又用中文重复了一遍。那天他还说了些什么,记不清了,但老师第一句话里的鼓励和祝福,永远是学生前进的动力。

         

        苏州大学为我们这些师范保送生开设了一年的英语补习班,第二年,我们就跟着87级的高中同学一起上课了。20多人的小班授课据说是现在大学里研究生才享有的待遇啊,精读、泛读、听力、语法,那一套董亚芬主编的《大学英语》课本,一直伴着我大三那年考过了四级。十年后重拾课本,苦读三个月考过了研究生学位英语的全国统考,其实还是得感谢当年打下的基础。可惜的是那个年代录音机基本还只是老师在课堂上才略有使用,听说训练也远远不够重视,我的英语听力更多是来自后来的影视原版片。

         

        大街上的英文logo越来越多了,英语溜溜的人越来越多了,周围人家上英孚跟着外教学英语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了。

         

        2006年,根据校办转发的一则通知去了南大报名,凭着中文功底和那一点点外语能力,我通过了全国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2009年9月,受国家汉办派遣,前往美国俄勒冈州担任汉语教师。飘洋过海来到陌生的土地,发现那里的人们同样在热切地学习着各种外语,孔子学院的非学分中文课程大受欢迎。我们的学生包括经济、政治、学术界的各等人物,更多的还是热爱中国语言文化的普通人。

         

        两年任教期间,我辅导过医学院研究生攻读古汉语,与大学教授一起修改了她的元代史论文中文稿,带MBA班和美中城市友好协会的官员学习汉语,但更多的还是在全日制课堂任教。波特兰有不少中小学开设汉语课,还有学校采用完全汉语的沉浸式教学。Hosford中学是俄勒冈州立大学中文领航项目的学校之一,其中文校名就叫“浩津”,学校走廊和校服T恤上到处都有中文,还有一尊高大的兵马俑——当然只是个复制品啦。学生各种肤色都有,不管是中国移民的孩子,或是被收养的中国孤儿,还是非华裔美国人的孩子,这些学习中文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热爱中国语言文化的家庭。

         

        除了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我们还通过Skype、网络交流等多种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每个周末,孔子学院都会举办汉语角与中国文化系列讲座,内容从中国问题研讨、政治经济形势分析,到中国哲学、文学、艺术、中医等等,演讲者与参与者中英文互动交流讨论。遇到中国传统节日,孔院的活动就更加热闹,从春节大联欢到元宵、端午、中秋等佳节,端上中国饺子、锅贴、汤圆,粽子、月饼等,向世界传递出浓浓的中国味道中国文化,也慰藉了多少海外游子舌尖心底的乡愁。

         

        是的,海外游子遍布世界,正如旧金山领事馆官员说的,就算是在南半球开奥运,也能做到中国处处是主场。加州自不必说了,南俄勒冈的小镇上都有教中国功夫兼教汉语的少林俗家弟子。李宁的专卖店就开在Nike的老家波特兰,红白相间的logo刷在近百年历史街区的红砖墙上,中国留学生都争着跟它合影比剪刀手。

         

        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改革开放的中国正大步走向世界。加州大学中国问题专家Wasserstrom教授来孔院演讲,从历史角度高度评价中国发展,并否定了某某威胁论。21世纪谁领风骚?我所撰写的新闻标题正是他的答案——《中国的世纪? 人类的世纪!》。

         

        传说人类原本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语言,因为想联合起来兴建通往天堂的高塔,才被上帝神力所使,变得语言不通,从此人类相互之间无法沟通,各散西东。两年的工作,零距离地深入美国课堂,深深感到,学习外语不仅仅是学习一门语言,它也是彼此沟通交流、建立相互信任、合作共赢的彩虹桥。作为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师,也是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民间友好往来的友谊的使者。

         

        世界文明从来就不是封闭自足的,相互交流、融合发展与各自的传承与精彩并不矛盾,正如无数条小溪最终汇成大江大河奔腾成汪洋大海一样。2009—2011年,作为一个国际汉语教师,我参与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这一段历史,并用自己的笔记录了其中某些片段与细节,躬逢其盛,与有荣焉。

         

        2018年,是为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国家民族的变化自然已是翻天覆地,有太多的成就值得每一个华夏子孙为之骄傲为之热血沸腾。回顾个人经历,虽渺小如沧海一粟,却也同样映射着太阳的光辉。从结结巴巴学ABC的孩童,到去往英语世界教授汉语的老师,再到回国任教中国语言文化,作为大时代里一个小小的个体,保持一颗开放、进取、勇于改变、永不满足的心,会发现所有的经历都应该成为一种学习,所有的学习都应该令人成长,所有为成长而作的努力都值得我们珍惜,也希望所有的努力与改变都能让我们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Yes, we deserve it!

         

        (作者:冯凌,无锡城职院副教授,农工党城职院支部副主委)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发布者:ngd_admin  发布时间:2018-10-22  点击: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旧站回顾   |   我要纠错   |   下载中心   |   管理登录

        版权所有:中国农工民主党365BET_bt365备用网址_365bet哪个国家的委员会
        地址:中国江苏省365BET_bt365备用网址_365bet哪个国家的滨湖区市民中心7号楼626室  |  信箱:MJCXQ@sina.com  |  网址:ngd.bjmxsg.com
         |  网络支持:无锡移动 安全支持:江苏骏安检测
        苏ICP备:09024546号